您好,欢迎访问汇像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支持>移动机器人发布对行业的有哪些影响?

移动机器人发布对行业的有哪些影响?

点击次数:26  更新时间:2025-09-05

移动协作机器人,尤其在布局中大型功能岛和建设智慧实验室作为核心产品中对行业具备一定的积极影响。

当北京大学全球健康论坛上,汇像科技的 "AI 机器人科学家" 系统精准完成第 1000 次菌种筛选操作时,这个看似微小的瞬间却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一场自动化革命。这家总部位于上海闵行的企业,凭借 400 余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落地经验,正将 AI 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为食品检测、制药研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带来效率与精度的双重突破。

食品安全.png

技术内核:构建实验室自动化的 "操作系统"

汇像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的 "四大技术平台" 架构。其中 iMageOS 智慧操作系统如同实验室的 "神经中枢",能将智能协作机械臂、PCR 工作站等设备无缝连接,实现从样品称量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无人化。这种模块化设计可大幅缩短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的改造周期,仅需传统系统一半的部署时间即可投入使用。

SuperLab 中央控制系统的应用更展现了技术突破的价值,可实现 ±0.1μL 的液体移液精度,将传统人工操作的误差率从 3% 降至 0.05% 以下。汇像创始人刘家朋博士带领的跨学科团队,将 15 年自动化经验凝结成多设备整合技术,使不同品牌仪器的协同效率提升 40%,这种 "即插即用" 的特性让实验室自动化门槛大幅降低。

img_v3_02pq_09ccb9cc-97bf-4b69-a38c-2467d322f8bg.png

场景革命:从检测车间到研发前沿的全链条赋能

在食品安全领域,汇像的智能 EDX 重金属测试系统正成为质量管控的利器,可显著提升单日检测样本量、降低检测成本,同时凭借机器人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特性,大幅压缩问题产品的检出响应时间,极大提升食品安全防护网的灵敏度。

制药研发领域则见证了更大幅度的效率跃升,通过 "AI 机器人科学家" 系统,候选药物筛选效率可提升 300%,同时将实验记录的数字化率从 30% 提升至 100%,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工艺优化奠定数据基础,更能让科研人员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专注于实验设计等创造性工作。

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进程更因汇像技术而加速,其开发的高通量筛选系统可大幅缩短菌种优化周期、提升筛选通量,为微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这种 "机器代人" 的转变,正在重塑生物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路径。

寻找适配背景图 (2)_副本.png

行业价值:效率、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升级汇像科技的自动化方案正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在检验检测领域,400 余套系统的落地实践形成了可复制的自动化改造方案,使行业平均设备利用率从 65% 提升至 92%。全流程核酸检测工作站不仅能大幅降低检测人员接触感染风险,更能在特殊时期保障高样本量的检测能力,展现非一般情况下的系统韧性。环保效益成为意外收获,汇像系统通过精准控制试剂用量,可减少化学废弃物排放量,同时凭借无人化操作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其智能配液系统通过算法优化,将试剂利用率提升至 98%,这种 "精益实验" 模式正成为绿色实验室的新标准。面对 "机器换人" 的担忧,汇像的实践给出了不同答案,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可推动原有实验人员向系统管理员和实验设计师转型,助力薪资水平提升。这种人才升级与北京大学论坛上强调的 "人机协同" 理念不谋而合,证明自动化技术正在创造更高价值的工作岗位。总的来说,当 AI 机器人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精准执行操作并分析结果时,生命科学研究正告别 "手工作坊" 时代,迈向智能化、工业化的新范式。汇像科技的实践表明,移动机器人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不仅能带来效率革命,更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质量升级与价值重构。